新聞中心
News Center2024年9月10日,陽光產業園-博納新能源鈉離子電池項目開工儀式在黑龍江省呼蘭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該項目規劃總投資高達30億元人民幣,涵蓋了5萬噸級正負極材料和10GWh鈉離子電池及儲能系統的集成產線。項目完全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80億元,年均稅收貢獻3.5億元,并為當地帶來600余個新的就業崗位。本期的建設重點是2GWh鈉離子電池及儲能系統集成產線,投資額為6.2億元,預計建成后年產值約為12億元,年利稅約0.3億元。這一項目的落地將為東北地區發電側及工商業儲能、交通工具、后備電源、啟動電源、工程機械、小動力等多種應用場景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近年來,呼蘭區將新能源產業定位為經濟發展新引擎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力于適應高寒地區的新能源解決方案,并制定了《呼蘭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隨著華電風電、協和風電等一系列新能源產業項目的相繼投產,呼蘭區在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力逐漸增強。特別是在新能源裝備制造業方面,呼蘭區的項目落地標志著與深圳博納新能源、派勒智能納米科技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入合作,將進一步吸引新能源上下游企業落戶于此,形成強大的鈉離子電池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助推哈爾濱市成為鈉離子電池產業的高地。
鈉離子電池作為一種新型的儲能技術,因其原材料豐富、成本相對較低、安全性高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儲能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鈉離子電池的應用場景日益廣闊,尤其是在儲能、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市場。據相關研究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儲能需求量將達到1.5TW,鈉離子電池有望在其中占據重要位置。
陽光產業園-博納新能源鈉離子電池項目的開工不僅是呼蘭區乃至哈爾濱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更是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一次重要推動。隨著該項目的逐步建設和投產,將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高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同時也預示著鈉離子電池技術在未來能源存儲領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