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措施,它不僅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助于全球氣候治理,還能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全球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加劇,氣候變化關系人類生存。各國都在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在國際上作出了實現“雙碳”目標的莊嚴承諾,并印發了相關的核心文件,要求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與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煤電領域如何減碳、脫碳,實現“凈零排放”,是全社會、全能源領域降碳的首要任務,也是重中之重。
煤電是我國減污降碳、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抓手”。近年來,我國對煤電機組實施了一系列升級改造,包括脫硫脫硝改造、除塵改造、超低排放改造,以及“十四五”的“三改聯動”(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加上同期制造端煤電機組參數的不斷提升,伴隨落后老小機組的大量關停,特別是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我國電力行業碳排放量增長有效減緩。
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技術性、經濟性、安全性及應用場景等。盡管我國在煤電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然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創新技術,啃下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這塊“難啃的骨頭”。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了到2025年,首批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項目度電碳排放較2023年同類機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到2027年,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項目度電碳排放較2023年同類機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接近燃氣發電碳排放水平。
煤電企業落實《行動方案》也面臨重大挑戰,包括資金投入不足、技術難題、市場化的高成本等。企業層面需要結合設備、資源、技術、場景以及經營、發展狀況綜合分析,研究提出煤電“三改聯動”特別是低碳化改造建設的可行性方案,建設新型煤電,增強多種功能,創造多維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
煤電市場化程度高,有關優惠政策、專項舉措不能像過去一樣落實到位。市場層面需要完善碳價和電價傳導機制,構建電碳市場協同發展新模式,以引導全社會節能降碳。
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不僅是能源領域的事情,也關乎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社會各方要與煤電企業一起合理分擔清潔轉型、能源保供所付出的必要代價,理性對待能源電力價格上漲。
綜上所述,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對于實現“雙碳”目標、推動能源結構優化、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一過程也面臨著許多挑戰,需要政府、企業、市場和社會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推動煤電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